开发区作为我市招商引资的主战场,创造了全市近77.6%的规上企业营业收入。这是11月7日,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的。近年来,我市坚持招引重大项目、重点企业、知名品牌进入赣州,拉动和扩大有效投资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、提升城乡功能品质、带动就业和税收,提高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,重大项目对我市经济发展贡献逐步显现。2022年,全市高技术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.6%、21.6%和19.7%,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13.8、12.8和10.9个百分点,延续了较快发展态势,为我市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劲支撑。
近年来,我市完善推进机制,持续提升项目服务。牢固树立“凡是大湾区能做到的,我们也要能做到”的理念,加速思维转变,打造“四最”营商环境。在此基础上,紧扣模式创新,持续推动精准招商。
全力拓宽利用外资渠道。我市出台《赣州市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鼓励各地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,并优化2023年度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考核评价工作,新增利用外资先进单位奖项,调动各县(市、区)加大利用外资力度的积极性。积极开展走进跨国公司总部行动,走访对接了雀巢公司北京总部、邓白氏公司上海总部、拜耳集团北京总部等跨国公司42家。推动赣州经开区引进4亿跨境人民币QFLP基金项目,与中购国际供应链公司达成在南康区设立5亿至10亿欧元的木材交易中心和供应链项目意向,引导基金投向我市木材贸易等,推进外资落地和外贸合作。
高标准举办重大经贸活动。我市成功举办“粤企入赣”、中国(赣州)第十届家具产业博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,借助“98厦洽会”“绿发会”等国家级经贸活动平台开展了赣州专场推介活动。在2023年粤企入赣活动期间,我市成功引进了大湾区项目61个,投资总额805.03亿元。积极邀请国际商务研修班来我市考察,为我市企业与境外资源牵线搭桥,鼓励外资并购,为我市企业“走出去”创造条件。目前,我市已接待3批次发展中国家研修班,通过宣传推介、座谈交流、走访考察等形式,与33个国家115名政府官员、议员及技术人员在产业、技术、经贸等领域洽谈了合作相关事宜。
持续推动资本招商。我市推动各县(市、区)组建产业招商引导基金,其中一类县(市、区)规模不少于5亿元,二类县(市、区)不少于3亿元,市级产业基金对县(市、区)重点项目择优给予配套支持。目前,市本级产业基金管理规模达186.68亿元,13个县(市、区)成立了产业基金。我市还出台《赣州市聘请招商顾问暂行办法》,聘请16名社会知名人士作为首批市级招商顾问开展委托招商,鼓励各开发区探索成立招商公司,按照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,推进招商引资市场化运作,逐步实现招商企业化、专业化。(记者刘珊伊)